广东学者揭秘:“Z世代”“80后”“90后”为什么火了?
最近,“Z世代”这个词在网络上有些火。它代表着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,一出生就迎来了网络信息时代,是数字技术的“原住民”。
不止“Z世代”,人们也常用“80后”“90后”“00后”等表述来指代人群或其年龄。而无论是在生活中、网络上还是文献里,我们都不难发现——
提及年龄时,鲜少有人会说具体岁数,常以“几几年”出生,或“几零后”这样的表述来替代。
汉语年龄表达现象的形成,与时代发展和文化积淀有关。近日,广州大学召开了一场讲座,就揭开了其中奥妙。
01
谈论年龄的新方式
在年龄表达研究领域,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刘丹青深耕了近30年。这一次,他带着最新的研究成果来到了广州大学,给语言学相关专业方向的师生们讲课。
讲座上,刘丹青指出,如今汉语年龄表述已出现显著迭代,以年份来谈论年龄成为了新趋势。正在流行的“几零后”类表述也由年份表达法衍生而来,其适应语域在急速扩张,从口语性表达、网络语言,发展到正规媒体,甚至成为学术领域的概念。
年份表达法,即以“我是几几年出生的”表达方式,来替代具体岁数。据刘丹青的调研,年份表达法于1990年代浮现,进入2010年代后开始激增。
“几零后”这类表述则在2000年代出现,并同样在2010年代激增。
今年3月份,刘丹青检索CCL语料库发现,在1980和1990年代,还没有文献使用“70后”“80后”这类表达,但在2000年代,使用“80后”的文献突然达到523篇,而在2010年代,这个数目超过了1.3万。
“‘几零后’的表达构式具有强大的扩展力。”刘丹青说。
比如,1995年并非是逢十的二位数整数年份,只是每个十年周期的中间年份,但也被拿来作为基准点,产生了“95后”的表述法。
“在年份表达法的基础上,形成了‘几零后’这类约数或群体表达法,这是语言内部的正常发展,与语言表达的便捷性有关。”刘丹青解释,如今,“Z世代”等新年龄表达方式的出现也是同理,受社会快节奏发展影响,人们对人群进行分类表达,有助于简化思考的负担。
有意思的是,目前尚未见其他国家和语言出现年份表达法与年岁表达同样盛行,甚至更强势的情况。
“汉语的这一语言文化现象值得关注。”刘丹青直言。
02
受关注的“未来时”人群
“80后”是“几零后”表述中最早出现的一个词。
为什么人们会对“80后”这一群体给予特别关注,不仅创造了一个新词,甚至还促使了年龄表达方式的转变?
这与时代背景和人群特质相关。
刘丹青指出,“80后”类表述法的特点在于,只提供出生年代或年份信息,而不提供年岁信息。该表述可以作为群体的代号,也可以作为个体年龄的约数表达。
“80后”无疑是个特别的群体。他们是第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人群,具有迥异于之前各年龄段人群的特质。
“80后”这一词所兴起的2000年代,恰好也是这一人群成年后进入社会,并成为社会焦点的时期。他们是当时社会的“未来时”人群,谈论他们,研究他们,则能更好预测和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向。
而人们为了方便谈论和研究,便在语言中自发形成了“80后”这一简练表达,来指代这一人群。
这同样可以用于解释当下频繁被提及的“Z世代”。
2024年,“Z世代”人群的年龄约为15—29岁,是“互联网土著”,也是“社会新人”,特征鲜明。当人们用“Z世代”对这一互联网人群进行归类,并用其开展相关叙事时,其实就是在诉说着当下社会的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。
“年龄层的划分,包括其他各种表述方式对人群的划分,事实上都是社会多元文化和多元发展在语言层面的反映。”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屈哨兵说,学界通过语言上的观察,能够尽快发现社会趋势,从而开展社会治理方面的相关引导,推动社会生活有序、向善发展。
03
回归的“虚岁”
在刘丹青的研究中,当今社会年龄表达方式发生变化,还指向了一点——
“虚岁”回归了。
他认为,无论是年份表达法的出现,还是“几零后”表述的兴起,本质上都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。
据文献记载,我国古代人们使用的是虚岁年龄,一出生就算作一岁,只要是在同一年出生,大家的年龄就是一样的;每逢春节,过了正月初一零点,所有人也都普遍长大一岁。
“这就意味着,我国传统的虚岁是基于年份、面向年份的计岁法,而不是每个人具体的生日年龄。”刘丹青说。
以年份为基准的虚岁,与中国重视春节过年的文化高度契合。
一幅典型的春联这样写道——“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”。可以看出,在传统文化中,每个人普长一岁,是过年的重要意义之一。而过年长的这一岁“虚岁”,遍及着每个中国人。
刘丹青表示,年岁增长的共同性会强化社会的共同内聚意识,成为中国人积淀深厚的基本文化心理之一。
在西方国家,年龄表达运用的是“实岁”(新历生日年龄),凸显了年龄的个人属性,严格来看,只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才是“同龄人”,无法构建稳固的同岁关系。但在中国文化中,因使用虚岁,只要是同一年出生的人们,就是“同龄人”,会形成稳固的认同感和无形的心理凝聚力。
最初做现代社会年龄表达研究时,刘丹青就发现,人们对话中涉及到年岁的时候,如果一个人先说了自己多少岁,那么紧接着就会被问“你是哪一年出生的”,或是对方根据年龄,主动推算出出生年份。
“提供西式的年岁信息,并不能满足我们对一个人年岁了解的需求。我们心底里仍是从中国文化出发,需要知道对方哪年出生,从而找到一种文化上的共鸣和认同感。”刘丹青说,而文化的影响,也使得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他人的出生年份信息更加关注。
在他看来,改革开放后,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融,外来实岁(基于个人生日)的概念深刻影响着公众认知。
不过,在传统虚岁和外来实岁的碰撞中,公众却自发形成了出生年份及“几零后”这类年龄表述,隐去岁数,直接提供年份信息,反倒与基于年份、面向年份的传统虚岁高度一致——这或许是虚岁年龄的一种“借壳复生”,也透露出传统文化在人们思维观念中的印刻。
南方+记者 陈伊纯